記者:王惠祥 報導
暑假快到了,不僅 ,是ㄧ般民眾瘋出國,這段期間也是立法委員公費出國的高峰。近年來立法院積極推展國會外交的相關活動,成立國際事務處,促進國會交流,值得肯定,但同時立法院的交流活動也需要更嚴謹的規範。根據立法院112年預算書說明,今年編列高達2,260萬的國會交流事務費給委員辦公室申請,迄今民眾卻無法查詢到各委員辦公室使用該筆經費之狀況,因此多次遭人質疑其成效,資訊不公開,更可能成為隱藏的國安破口!
議員公費考察依法需公開報告,為何獨漏立委不用?
根據立法院組織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所有委員辦公室一年可以申請兩次總額達20萬的「委員國會交流事務費」。因此,立法院每年需編列2260萬的經費來支應,但目前該筆經費的使用卻不必對外公布。我們呼籲立法院在下一次換屆前,需比照中央、地方政府規範公務人員之規範,提出相關考察報告供選民參考。當地方議員出國考察時都必須提出報告,中央民意代表應該也能做到。鑑於立法院相關揭露進度牛步,公督盟已於第十屆第三會期的立委評鑑中,將「委員國會交流事務費」的使用狀況納入資訊揭露表,並請各委員辦公室填寫相關資訊,包含:日期、地點和考察目的。評鑑週期結束後,資訊揭露表將上網公開,讓民眾能夠檢視每位委員否有申請「委員國會交流事務費」,及該筆經費的使用狀況。在相關機制修改前,提供一個平台讓願意公開資訊的立法委員供選民參考。
公督盟在第十屆第六會期總計收到57名委員所繳交資訊揭露表。從委員繳交資料分析,可以看到有超過半數的立委在第六會期都有申請「委員國會交流事務費」。在疫情解封後,我們推測在第七會期經費的使用狀況將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這意味著將有更多公費交流支出。然而,卻有48名委員拒絕揭露「委員國會交流事務費」的使用狀況,其中包含許多尋求連任之立委。我們不禁想問:使用人民的稅金出國,難道不需要公民解釋經費的使用狀況和成效嗎?國會交流事務費的目的是讓立法委員出國交流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但由於資訊不公開,反而難以確認成效,降低我國民主的透明度。
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表示:立院在資訊的開放、透明上有許多進展,但在利益衝突相關資訊的揭露上還可以再加強。立法院每年編列預算供委員交流使用,卻缺少透明度。地方議員出國考察都需要繳交考察報告,沒有道理立委不需要。公督盟不反對立委赴中交流,但過程應該透明。現今有許多立委非常強勢的要求行政單位揭露資訊,他們卻沒有展現出同樣的自我要求;立院開放國會委員會和資訊處已經搭建好立院官方版本的揭露平台,讓立委自願上網公開資訊,但卻遲未啟用。想請問是哪個黨團,哪些委員在阻撓?雖然法律還尚未規範,但我們還是希望立委能夠自律揭露,資訊揭露非關藍綠,而是民選公職的責任。在目前法規還未修正的情況下,希望立委能夠將資料交給公督盟上網公開,或自行公布於網路上。
委員公費出國應實報實銷,缺少赴中資訊揭露恐成國安破口。
台灣轉型為民主政體後,立法院在國家大政方針上扮演重要的監督、制衡之角色。然而,當立委要求行政單位誠實公開預算使用相關資訊時,他們是否也有同樣的自我要求呢?在國會交流建制化的同時,交流事務費的審查資料應該進一步透明化。公督盟於立院第九屆任期時曾召開記者會要求公布各委員辦公室有關「委員國會交流事務費」的使用狀況。然而,四年過去了,相關進度還是付之闕如。此預算的法源依據仍然使用西元2000年由時任立法院長所核定的「立法院國會外交事務經費使用暫行辦法」。按照此一暫行辦法,立委僅需附上機票、護照、出入境證明即可申請費用,並不需要公開申請委員、考察地點和交流目的。
公督盟理事潘威佑表示:立法院每年編列兩千萬預算供立委出國交流,卻不告訴人民這些經費獲得那些成效?這損害了立法院與人民之間的互信。公督盟作為長期監督國會的非政府組織,有責任點出相關漏洞。我們相信人民有知的權利,而資訊透明化能夠幫助民主社會變得更好。在缺乏公眾監督的情況下,假使立委使用公費前往中、港、澳,也不必公開資訊! 公督盟支持交流,但在國安局勢緊張的情況下,立委有義務公開相關資訊讓國人安心。在第十屆立委任期內,曾有民眾提出「建請盡早完成國會外交事務使用經費法制化」之請願案。然而,該案在司法委員會內「供委員參考」後不了了之,沒有下一步進展。令人擔憂立法院是否有填補漏洞的決心?立法委員可能礙於人情而無法表現出鮮明的立場,這就需要非政府組織的力量來推動。
肯定五十七位立委自主揭露利害衝突資訊,拒絕成為黑箱民代!
立委對行政機關的影響巨大,關係國家政策的制定與執行。然而,現行的《立法委員行為法》和《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都未強制立委及其親屬揭露利益衝突,全賴委員自主誠實揭露。因此,公督盟從2014 年(立法院第八屆第四會期)起,在立委評鑑項目中陸續加入立委自律揭露的資訊要求,包含:需填寫「公費助理聘用資訊」、「是否兼任營利、非營利組織職位」、「是否用公款出國考察」,以及「遊說揭露」等資料讓選民參考。很遺憾在第十屆第六會期有37位國民黨立委集體拒繳資訊接露表,民進黨也有12位立委拒繳資料,無黨籍則有1位未繳交。公督盟呼籲未繳交之委員,應在第十屆任期結束前應儘速繳交利益衝突資訊,供民眾參考,或自行公開於網路上,不要持續蓋牌,損害公民社會對中央民意代表的信任;公督盟非常感謝五十七位自願公開揭露利益迴避、助理聘用等重要資訊的委員,其中包含了民眾黨、時代力量的全體立委,以及民進黨的47位和無黨籍的4位立委。期待在立法委員與公民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能共同打造出一個百分之百透明且開放的國會。公督盟也將持續推動修訂《立法委員行為法》、《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等相關法律,從法制面要求中央民意代表公開揭露利益衝突資訊。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表示:「委員國會交流事務費」這一議題,可以從廉潔、效能、國安與貢獻四個面向談論。首先是廉潔的部分,立委不用實報實銷,變相鼓勵立委用這一方便巧門獲利,他們可以在同一日內通過小三通管道出入境或飛港澳請領公款;其次,談到效能,今天立委領取的是部長級的薪資,作為納稅人就應該給予同等強度的監督。立委可以運用休會期間出國,但這些資金如何被運用需要有一個清楚的說明。地方議員薪水比立委低,出國考察都需要繳交報告,為什麼立委不需要呢?在來,國安方面,我們現在還無法了解立委在國外做些什麼,若他們浪費錢公款出遊,對國家的危害都不及公款去敵國見對方的代表或團體,這是對台灣民主體制的多重背叛。最後,我想談到貢獻的部分,台灣的國家地位尚未正常化,有些場合外交部門很難出面。因此,我們非常依賴國會作為「第二軌外交」,比如近期有來自捷克、立陶宛、美國等民主友好國家的國會議員訪台,這都提升了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許多西方民主國家實行內閣制,其國會議員也能兼任行政首長,因此,跨國國會交流的重要性與急迫性不言可喻,我們需要立委能夠有效地運用這些經費進行交流。
台灣基進台北黨部主任委員吳欣岱表示:台灣基進有兩席地方議員,不是完全沒有資源的政黨。然而,作為一個缺乏中央民意代表的在野黨,我們在監督國會的過程中,發現國會與人民之間的距離仍然很大,透明度亦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地方縣市議會為例,其出國考察報告常有異狀,譬如議員僅繳交「妖受讚」三個字的報告,而這些問題我們只有在強制議員繳交並公開報告後才能發現,而立法院的情況更為嚴重,往往無法看到相關報告。除了赴中國的相關資訊可能被隱藏,立委也可能飛往對中友善的國家與中國相關人士或團體會面,這些活動的紀錄,立法委員必須繳交報告,以便國會和公眾能夠獲得相關訊息。在缺乏記錄的情況下,立委的國會交流成果難以被後續立委接續,這對公民而言是不利的。立法委員應該要對所有納稅人負責,而不僅僅是對他們的政黨負責。台灣基進承諾,如果我們能進入國會,將會嚴謹地運用賦予我們的權力,並做得比法律規範的低標更多。
公開揭露,選前曝光!拒繳立委,最後補考機會!
在立院開放國會委員會參與者共同努力下,公督盟期待能推動官方版本的「利益衝突資訊揭露表」,讓立委們的利益衝突資訊能公開於立法院的官方網站上。但是本案卻至今仍未通過,致使這些重要資訊無法讓社會大眾檢視!我們呼籲朝野立委們共同支持開放國會之精神,讓本案能在今年通過。但在制度修改之前,我們仍期盼立委主動繳交利益迴避相關資料給公督盟,或是自行在公開的平台上揭露,以履行立法委員作為人選之人的責任。第十屆第七會期的立委評鑑,將是2024年大選前最後一次由公督盟公開的立法委員評鑑報告。我們呼籲各位立委應主動提供資訊,以提升台灣的民主素質。我們期望立法委員能共同樹立清廉政治的典範,讓陽光普照立法院的每個角落。在2024大選前,我們也會公布立委資訊揭露情況,作為選民投票的參考依據。
原文出處 CNMA新聞聯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