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比中心新書座談】
《逃離中國: 現代台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
講者:楊孟軒(美國密蘇里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本書作者)
主持人:黃克先(臺大社會系副教授)
時間:2022/02/17 12:30~14:00
地點:臺大社會系319室
本次講座中楊孟軒教授將介紹他於2020年出版的新書《逃離中國:現代台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The Great Exodus from China: Trauma, Memory, and Identity in Postwar Taiwan) ,本書探討外省人的離散、創傷經驗和歷史記憶,藉由他們在台灣流離處境的質變與集體「記憶的歷史」之形成與轉變,揭示這群政治移民和他們的後代「在地化」與「台灣化」的過程,並深入探討創傷歷史記憶與其相對應的倫理問題。
原文出處 GARC亞比中心
【活動紀錄】
上週四楊孟軒教授的書講在現場學生老師熱烈的討論與迴響中圓滿結束,中心也提供影像和文字紀錄給未能親臨現場的朋友收看本次的演講。也順便分享楊老師的新書即將在年底翻譯成中文出版,對創傷記憶、記憶的歷史研究有興趣的朋友敬請期待!
—-
楊孟軒老師的新書「逃離中國:現代台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涉及很多關於記憶研究、集體創傷,這本書融合心理、社會與歷史寫作,探究外省人的集體記憶與創傷,並尋求臺灣與歷史和解的道路。透過口述歷史與閱讀報紙廣告及各類檔案,楊老師拼湊出外省人多樣的面貌與認同,同時也發掘出曲折的人性與動人的故事。
咸認外省群體最大的主題就是離散(diaspora),但若以離散作為外省人研究的理論框架,與一般離散者不同的是,他們雖是少數族群又是外來者,但在地人需要適應他們的文化,這讓他們有些像殖民者,但又不全然是,他們既可能是政治難民又是殖民者,既是受難者也是壓迫者,這種在政治上與文化上模糊的定位,也體現在歷史與大眾媒體裡外省人的曖昧形象,楊老師認為外省人的共同關鍵字是流離與疏離感。
台灣社會認知的外省人群體─1949年後國共內戰後逃離到台灣的大陸人─其實約佔台灣外省人的75%,有四分之一的外省人在1949年之前即已設籍台灣,他們的個體記憶與大江大海緊急撤出中國的外省人是不同的,但為什麼大江大海、眷村、老兵會成為外省人共同記憶的主流與最具代表性的形象?這牽涉到社會記憶在個體與群體層面如何被處理,讓個體得以整合個人認同、自我調適,在當下得到身心安頓,而創傷記憶的存有與處理方式有其文化上的特殊性,並需用社群的力量平復個體層次的不平與痛苦,從學術角度來看,這是為何記憶不僅限於心理學範疇,也需要社會科學的理解。
外省人的歷史記憶就是流離失所、家庭破裂的創傷,但在公共領域,因無法與228等事件共存,所以無法被妥善處理、討論,所以他們必須選擇、甚至創造相對恰當的記憶,去解釋他們所面對的一切歷史事件與因之產生的各種創傷。
外省人對中國故鄉與家族的記憶,先是抗戰勝利「返家」的欣喜,再到暫遷來台,不再逃離,原本逃難的經驗成了過去變成記憶,中國的家成為再次失去但將會重返的記憶。兩岸分治事實確立後,外省人只能透過回憶去記得「現實中」存在但無法回去的家,卻在開放探親,發現記憶中的家在現實中早已不存在,他們永遠失去了那個家,回台後又面臨部分本省人認為外省人可以回中國,不用待在台灣的聲音,在兩個所謂的家中都失去認同與歸屬感,這種社群與他們的認知產生巨大斷裂的感受,就是一種集體創傷。他們不斷的在失去、未失去、會失去、已失去的患得患失中擺盪,記憶也在過程中不斷被個體反芻、變形,再製。透過這些選擇、重組、甚至再製記憶的過程,外省人與外在的政治與社會脈絡協商,所以眷村、大江大海從一部分外省人的記憶,變成所有外省人的共同意象,外省人透過這些共同意象與自己本身的記憶製造歸屬感與認同,創造自己的社群,用以弭平創傷,找到自己安頓身心的方式。
在演講的最後,楊老師提及自己在做研究的過程中,慢慢同理了外省人的創傷,認為學問不該只是學問,應該是更入世,引導個人與社群反思自我與族群的關係,並以此為起點,放下立場彼此傾聽包容,在過程中慢慢療癒個體與社會的創傷,他也談論歷史與社會跨科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台灣研究對拓展社會科學理論的潛力與貢獻。
文字紀錄:鍾瑋芸(亞比中心研究員)
原文出處 Global Asia Research Cente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台大亞洲社會比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