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在美中之間“走鋼索”的台灣總統蔡英文


在以政治充滿活力聞名的台灣,總統蔡英文是一位讓人出乎意料的領導人。

與她關係密切的人形容她有學者素養和書生氣息,蔡英文也以謹慎和低調說話方式著稱。 2016年,她吩咐手下的人不要聲張她與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一事,儘管那是幾十年來台灣領導人首次與美國總統或總統當選人通話。 (特朗普就沒有那麼慎重了。)

15年前,在升任民進黨領導人時,人們曾認為她是個技術官僚,而不是變革型的政客。 “許多評論人士認為蔡英文是個過渡性的、相對軟弱的領導人,”當時的美國外交電報評估她在台灣政治中的地位時這樣寫道。

現年66歲的蔡英文將在明年結束第二個總統任期,她正在以世界上最重要領導人之一的身份進行卸任前可能的最後一次出訪。身處中美巨大分歧的中心,她引導台灣周旋在世界上兩個最強大國家的矛盾要求,中國聲稱要將台灣收復到自己的威權主義統治之下,美國則將民主的台灣視為與中國更廣泛抗衡的一個方面。

蔡英文的行程包括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的預期會晤,這次出訪不是為了在外交上取得突破,而是為了在地緣政治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時候鞏固台灣在美國領導人心目中的地位。

“她不僅在美國人心目中,而且在世界其他地方都贏得了作為可靠對話者的地位。中國的宣傳機器很難將她描繪成某種在所有事情上瘋狂攻擊中國的機器人,”美國第一政策研究所的中國政策方案主任葉望輝(Steve Yates)說。

在總統任上,蔡英文與美國建立起了台灣在近30年前完成民主轉型以來最密切的關係,穩固了後者對台灣的非官方支持和提供武器的承諾。對其他沒有正式承認台灣政府的國家——包括日本和一些歐洲國家來說,深化台美聯繫擴大了它們與台灣建立聯繫的空間。

面對中國政府日益好戰的武力收復台灣要求,這為加強防禦提供了最好的希望。蔡英文也已努力在抵抗中國的同時,不與這個位於台灣海峽對岸僅160公里的經濟和軍事巨人發生公開對抗。

據兩名曾與她有密切工作關係的人說,蔡英文私下里將擔任總統比作“走鋼索”。她把德國前總理默克爾視為榜樣,後者和她一樣也來自學術界。

“她的群眾魅力也不是大家所認為的是她的強項,可是她的治理、她的思考、她的決心跟她的決斷,其實這才是治理現代國家裡面,我們要看到的典型,”蔡英文在2015年接受電視採訪時曾這樣評價默克爾。

在這次行程中,蔡英文在紐約短暫停留時顯得平靜、放鬆,表露出一些她通常只在關係最密切的人面前才表現出來的揶揄式幽默。

蔡英文尖刻而又風趣地提到了中共對台灣的主權主張,她對出席一個會議的美國人說,“我的國內政治比你們的更難,因為我這邊還有一個想參與政治的外加政黨,”據哈德遜研究所的亞太安全項目主任帕特里克·柯羅寧回憶道,他出席了該研究所主辦的這個閉門會議。

“這位台灣領導人在任上的七年裡一直受到持續的壓力和脅迫,但她樂觀風趣,像一名老練的政客那樣與她的美國聽眾溝通,”他說。

蔡英文2008年站出來擔任她所在的民進黨的領導人時,幾乎無人與她競爭該職位。當時民進黨剛在大選中失敗,前總統陳水扁正在受到腐敗調查,這兩件事讓該黨陷入搖搖欲墜的境地。蔡英文穩住了情緒,並通過一項新的草根籌款活動,既解決了所需資源,又贏得了廣泛支持。

她需要努力學習參與競選活動,在台灣,競選活動有時候需要在有激昂音樂助興的大型集會上發表講演。 “她剛開始台語不太流利,也不太知道什麼時候該上宣傳車台上講話,”蔡英文的長期助手劉建忻回憶說。

她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充分利用社交媒體與台灣年輕人建立更廣泛的聯繫。她把與自己的貓“蔡想想”的合影放在廣告裡,引領了一個寵物政治的小潮流。

蔡英文還得克服台灣在地緣政治方面受到的懷疑。儘管她與華盛頓的許多人關係密切,但美國領導人不信任她所在的政黨,部分原因是陳水扁喜歡發表激怒中國的激烈講話,給美國改善中美關係的努力製造困難。

2011年,蔡英文作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訪美,向奧巴馬政府介紹她對外交政策的看法。事後,一名未透露姓名的美國高級官員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她讓美國人對她維持台灣與北京關係穩定的能力和意願有“明顯的懷疑”,當時,台海關係正在馬英九總統的領導下得到改善。來自美國的這種情緒幫助馬英九在2012年的總統選舉中獲勝。

曾為她起草演講稿的張之豪說,她從那次失敗中吸取了教訓,避免了公開發表任何可能被視為直接挑釁中國的言論。蔡英文在最終贏得2015年的總統大選前再次訪問華盛頓時,她已為民進黨塑造了一個具有連續性的願景:在不激怒易爆的中美關係的情況下,不聲張地努力鞏固台灣的主權和自主地位。

“她想要push(推動)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的立場,push到最積極也不會讓美國人失去了對他們的信任(的程度),”張之豪說。

這個策略幫助加強了美台關係。拜登總統已多次承諾,美國會在發生衝突時保衛台灣,這個說法超越了他的前任以及美國對台灣的正式承諾。 (拜登每次這麼說,白宮都會出來澄清,美國在發生衝突時是否會保衛台灣的問題上有意採取的戰略模糊政策沒有改變。)額外的軍事支持和武器銷售,以及美國官員訪問台灣,都凸顯了更緊密的美台關係。

“蔡英文一直是個直率的人——她事先已與美國進行了磋商,採納了美國的許多建議,”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

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已變得更加困難。蔡英文在擔任台灣大陸委員會主任期間曾與中國官員有過深厚的共事經歷。她最初曾希望,雖然北京在傳統上不信任民進黨,因為後者接受的是台灣身份,而不是中國身份,但會與她的政府進行接觸。

她在2016年的就職演說中曾尋求保留接觸的可能性,承認兩岸曾在1992年舉行會談,儘管沒有承認中國官員和她的政治對手國民黨後來聲稱在那次會談中達成“九二共識”。雖然台灣對該共識的合法性存在爭議,但北京已表示,那應該成為台海關係的基礎。

部分是因為蔡英文在就職典禮前曾背地裡與大陸進行過溝通,她以為,她承認舉行了會談就等於做出了讓步。但中國官員回擊稱,蔡英文的就職演講像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蔡英文對這種不妥協態度感到震驚,據曾任美在台協會主席的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以及一名與該政府關係密切,但因為政治敏感性不願具名的人士說。

這個經歷影響了她對中國的態度。儘管謹慎行事,她仍找到了反擊的機會。據總統府前發言人、蔡英文的長期助手林鶴明說,蔡英文的政府在2018年底得到情報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打算就台灣問題發表重要講話。這個說法得到了熟悉此事的第三方證實,考慮到問題的政治敏感性,這名人士要求不具名。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提出將對台灣採取一種新的“一國兩制”方案。 “一國兩制”是北京對香港的安排,即香港由中國控制,但理論上賦予香港廣泛的權力和內政自治。

幾個小時後,蔡英文表示不接受這個方案:“我要重申,台灣絕不會接受‘一國兩制’,絕大多數台灣民意也堅決反對‘一國兩制’,而這也是‘台灣共識’。”

她的社交媒體團隊在網上傳播了這個信息。他們把她的反駁製成了一張中英文的網絡海報。其他的支持者將其翻譯成了近40種語言。

“中國對蔡總統如何把她的訊息傳到國際上社群覺得非常困惑,”前發言人林鶴明說。

北京排擠蔡英文的做法從某些方面來看是弄巧成拙。沒有了談判的可能,習近平在贏得台灣人心上幾乎沒有什麼可選渠道。中國最近的對台政策包括經濟脅迫、官媒和官員發出威脅,以及通過向台灣附近增派戰鬥機和轟炸機進行軍事恐嚇。

這種姿態幫助蔡英文實現了其政策目標。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去年訪問了台灣,她是25年來訪台級別最高的美國官員,佩洛西訪台後,中國環繞台灣島進行了大規模軍事演習。這種對抗做法,加上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提高了人們對中國可能發動武力攻擊的警惕和有必要做好準備的共識,讓蔡英文能夠將強制兵役服役期從四個月延長到一年。

儘管如此,美國政府中仍有許多人對台灣的準備表示擔心。雖然蔡英文可以指出她在國內取得的成就,包括養老金改革、有效地新冠疫情管控措施,以及將同性婚姻合法化,但她加強台灣國防能力的努力一直進展緩慢。

蔡英文必須在明年第二個任期結束時卸任。考慮到台灣爭吵不休的政治,她的繼任者不太可能有她的那種自我約束力,這會使本已危險的台灣邊緣政策遊戲變得更加危險,美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說。

“我覺得我們會想念她,”他說。 “一個現實問題是中國人是否會想念她。他們會不會覺得,如果一個不那麼謹慎的人在她卸任後擔任總統的話,是否有可能促使他們也不那麼謹慎。這是個有關未來的大問題。”

原文出處 ny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