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1名男高中生上月因遭學校主任和教官集體霸凌、甚至誣指偷竊並逼迫退學,最後輕生,中市教育局拖延到昨天才處理;心理復健師提醒家長,若孩子飲食、服裝和生活作息大為改變,可能是遭霸凌的警訊。
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實務領域師資張自強表示,霸凌分為5類,包括肢體霸凌、關係霸凌、言語霸凌、網路霸凌及反擊霸凌,其中言語霸凌最為常見,包括辱罵、誹謗、謠言、嘲笑、騷擾、威脅等。
張自強指出,孩子在校園中若遭遇到類似霸凌的情形時,有可能孩子回家也不會把在學校所發生的事情跟家長說,但是家長可以從孩子的服裝穿著、生活作息或飲食的改變等,都可能是個警訊,若家長們多份關心或許就可能阻止悲劇發生。
但是若孩子們自己也不願透露,張自強說,外界的資源則難以幫助,提醒家長們應隨時注意家中兒女的情形,如服裝、作息、態度等的改變都可能是種警示,若孩子不想以口語表達,也可用通訊軟體、臉書等方式溝通,或向同學瞭解孩子的心中世界,適時提供協助和陪伴,讓兒女知道身邊永遠有人在支持著他。
另外,也應同時維持好與學校的親師關係,適時地透過學生、家長和學校師長們的合作與關心,共同防範校園霸凌的發生。
張自強表示,當學生在校遭受言語或肢體霸凌時,有些學生會將責任反諸於己,認為是自己抗壓力不足,但每個人對於言語霸凌的接受度和感受不同,若學生因此產生的焦慮或壓力時,則應該勇敢向師長或親友求救,不要因羞於開口讓負面情緒不斷滋生而造成遺憾。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