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8
去年的今天,曾在黨產會講婦聯會,促成了之後相關專文的產出。今年,則是將之前合作的史料彙編出版,並有幸能夠受邀寫序,聊贅數語,以為紀念。
======================
序:讓證據呈現 用史料說話
常有人問,學歷史能做什麼?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答案可能會有很多種,也許是透過各種教育機制建構崇高的國家意識,或是推廣與普及歷史知識,進而帶動地方文史熱潮及觀光發展,要不然就只是單純作為一項求職的技能,討一口飯吃而已。當然,這些理由其實也都可以同時存在,並不會互相衝突矛盾。不過,其實學習歷史還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利用歷史專業解決當前的「社會問題」。也許有人會問,歷史不是過去的事嗎?如何解決當前的事呢?頂多也只是「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而已吧?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技能。現今許多社會問題,往往都是由過去層層積累而來,因此欲解決社會問題,或許就必須透過「史家的技藝」,將問題的癥結尋找出來,並抽絲剝繭地將其還原,從而找出問題的本質,還原事件的真貌。如此,許多社會問題或許就有了解決的辦法。
然而,習得了史家的技藝,要真能夠發揮,實際解決社會問題,有時要靠機緣與時勢,更需要一些勇氣。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政府全面執政後,為回應國人的期待而開始啟動轉型正義的工程,並陸續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及即將通過的政治檔案法等。其中,「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成立後,乃開始進行第一波的轉型正義工作。但追討不當黨產,將其還財於民,就必須要有充分的歷史證據呈現。而擁有這項專業技能的,大概就非歷史學者莫屬了。換句話說,現在正是歷史人發揮專業的最好時刻,也是向社會證明所學有用的最佳時機。
研究黨產並不需要高深的學問,只要秉持「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精神,有顆將證據尋找出來的決心,然後只要讓史料自己說話即可。本書即是在這種單純的想法與精神,搜羅國內各方檔案史料彙編而成。其來源包括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向政府各單位所調閱的機關檔案、國史館檔案、政府機關建置的數位典藏資料庫,以及部分的私人蒐藏。同時,透過時間縱軸的方式,以史料圖說清楚地呈現時代背景與檔案史料的關係,包括日產接收、黨營事業、轉帳撥用,以及國民黨與救國團、婦聯會、民眾服務社等組織的關係等重要議題,不僅是第一本以不當黨產為主題的史料彙編,也是政府進行轉型正義工程以來出版的首部專書,可說深具時代意義。
本人有幸參與此書最初的檔案史料蒐集工作,最要感謝首任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先生給予機會、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吳宗謀教授的大力支持。資料蒐集過程中特別感謝國史館吳俊瑩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班郭婷玉小姐、曾獻緯先生,以及唐玉盈律師、黃郁芬小姐等友人的協助。同時,特別感謝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林峯正先生、羅承宗委員的支持與邀請,才得以將這些深埋在卷帙浩繁的檔案史料,陸續整理及出版,讓它們得以有向世人說話的機會,並踏出實踐轉型正義的第一步。
原文出處 《黨產研究》別冊–檔案選輯
原文出處 曾令毅
======================
新增 曾令毅 老師 20200917一段文字
今天會議有幾件事覺得很感動,也覺得應該記錄一下。一是會議中主持會議的委員認為,2020年裁定黨產條例合憲的大法官釋字第793案,應是繼1990年釋字261號宣布「萬年國大」違憲以來,可能是最重要的釋憲案,在臺灣民主憲政發展上,絕對有一定的歷史定位。特別是它是首次大法官釋憲案中,將「黨國威權體制」這一名詞納入正文的釋憲文。
會有這樣令人興奮的結果,除了不當黨產委員會同仁的日夜辛勤努力,其實還歸功於該會設立之初,就極為重視史料、定期出版關鍵史料專輯,將真相如實公開攤在大眾眼前,不僅開了大法官的眼界,也讓他們無法迴避,非得依據客觀事實說話,作出適當的解釋或裁定,回應社會期待。也就是說,感動大法官的(或是震撼)不是他們看了一輩子的法律論述,而是真切的歷史證據,還有史料及真相公開後,其評判所影響的輿論與歷史評價。簡言之,史料揭露的真相決定了大法官釋憲的結果。
那麼,就算是反對這個釋憲案的人,也很難說歷史學是無用之學了。至少是殺傷力極強的工具。因此,歷史學者不僅應該在意學術專業、知識普及,對於當代社會立即有感的公平正義,也應該無所畏懼的以行動堅持,盡一份知識份子的力量,也許才能得到所謂的風骨與社會普遍的認同。歷史學有沒有用呢?其實非常有用 !
原文出處 曾令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