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李俊宏 醫師 : 台灣的酒害完全沒有相關制度 20200621


談到菸酒商代表,不得不說到在臺灣對於菸的管制,經過民團長期的努力,至少還具有相對的法規。

然而在酒害部分,卻完全沒有相關制度。

以這個產品而言,加入中藥「萃取物」與「維他命」、「咖啡因」就變成所謂的「藥品」,我問過的中醫師都說既沒實證,也沒實效,10%的酒精成分也不知道怎麼來的(為什麼不是0.5%,1%,3.5%,5%,而是直接跳到10%,是意圖讓人上癮嗎?)。

到底是甚麼營養補充的指示用藥要加上10%的酒才會產生效果,我實在是很好奇。好啦,我知道有的人會說上面有說要30-40cc是喝的人自己不控制。你怕人家濫用,應該就要做30-40cc小包裝的,300-600cc,十倍到二十倍的量,是要當家庭號全家一起營養補充用嗎?

其實,到了那個量,喝的人就是喝酒,根本不是喝藥,許多人身體產生了嚴重的傷害,還覺得自己喝的其實是「藥」,可以增強體力,消除疲勞,其實也不就是維他命跟咖啡因這些成份所產生的效果。我很多患者到最後肝硬化還問我:「喝這個會肝硬化?藥酒怎麼會傷身體」,這個問題長期造成臺灣的巨額成本,但卻沒有任何檢討。

酒品怎麼可以納入藥品不面對,酒品健康捐不討論,無酒營造工地也不推動,整個社會的警消醫護忙著收拾善後,還造成無辜的受害者。

談臺灣醫材的國際價格比,要不要看看臺灣酒類製品跟國際價格相比如何,根本就是便宜到鼓勵飲酒(個人相當贊成按照%,額外課徵酒品健康捐,有這一條預算,不僅酒癮治療經費有着落,也可以挹注健保)。談健保後端浪費,應該檢討前端的國民健康影響因子應該如何做吧

長達幾十年的媒體宣傳,成為工地文化後根深蒂固,酒駕法規趨嚴後,不僅造成醫療上的負荷,也造成司法矯正系統的龐大負擔。很多工地飲酒者,根本就是這個體系重複受害的被剝削者,賺大錢的人,置身事外。

甚至,酒商的社會責任,不僅不用承擔,還加入健保資源的分配運作。

合理嗎?

#要知道台灣酒害每年估計超過一百五十億
#很多醫療藥品醫材根本就是在幫菸酒收尾

關於工作族群的能量酒精飲(energy drinks in working population) 呢,台灣老早就有學術論文出來了(分享一下,臺灣本土職場飲酒研究第一把交椅的團隊)。

根據台灣兩萬兩千多名的國家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total of 13,501 men and 8584 women participated in a national survey in Taiwan),在習慣飲用所謂的能量酒精飲族群中,男性有38.7%、女性有23.3%達到酒精依賴,也就是酒癮的程度,遠遠超出一般人口的盛行率 (In male and female regular consumers of alcoholic energy drinks, 38.7 and 23.3%, respectively, were alcohol-dependent)。

而男性的技術性工作者、工作地點的紀律低(也就是不管這個行為的)、每周工作少於四十小時(類似像那種叫工的)、論件或論日計酬的,是高風險群。(我才會說營建署一定要考慮無酒營造工地認證)

而在另外一篇研究文獻裡面,這種能量酒精飲,造成工傷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48倍,一旦出現問題性飲酒的症狀,更容易造成工傷。(https://academic.oup.com/alcalc/article/50/4/458/147673)

若真的是甚麼營養補充劑,為什麼會有這種【效果】。

而,甚麼能量酒精飲會在台灣的工作族群裡面喝?

你說每次30-40cc,都有加註,是人家自己喝過量,你可以出這種小包裝的啊,出十倍、二十倍的包裝的是家庭號的嗎?

這些,最後身體受到影響,通通都是用台灣最便宜的【健保】,然後這個產業還來支配健保的預算分配,嘿,這是甚麼世道。

Alcohol Dependence, Consumption of Alcoholic Energy Drinks and Associated Work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aiwan Working Population學術論文

原文出處 李俊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