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每次臺灣一有重大活動或重要事件,社群媒體上就有許多一模一樣的貼文呢?例如4月28日的早上,社群媒體Threads就出現圖示中的發文,文案與拍照構圖都是複製貼上,差別只在於不同的帳號。因此,今天的學院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社群媒體上的協同行為」。
.
📍什麼是 協同行為?.
協同行為又稱 協同造假行為(Coordinated Inauthentic Behavior, CIB),是2020年由臉書Meta公司所提出的概念,特色是 針對特定目標國家或地區、進行大量訊息的製造和散佈。協同行為是有意識地 隱藏真實身分與意圖、使用短時間大量發文,透過社群媒體上的個人假帳號、社團、粉絲專頁,系統性地傳播錯假訊息,進而扭曲民眾的認知,影響公共討論的品質,更嚴重還會威脅民主體制運作、使社會上的意見更極化、更分裂。
.
一定會有人好奇,既然社群媒體上的協同行為,是短時間之內大量複製發文,那如果沒有人點閱,協同行為要怎麼產生影響力呢?這就要回到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一篇貼文發佈後的兩個小時內,如果 特定關鍵字的使用 達到高峰,社群媒體就會將該關鍵字當作熱門話題,提升使用相同關鍵字的發文觸及率。意即密集而快速地發文,的確會影響社群媒體平臺的演算法,這也是協同行為能產生的溫床。
.
📍我們為什麼判斷圖片裡的帳號正在進行協同行為?以下提供4個判別方式
大家請記住 協同行為也是一種認知作戰
.
1、短時間密集發文:
宣傳「426上凱道」集會遊行,但4/28才同時間大量發出,可能是帳號背後的人為操作失誤,因為不太可能過了兩天後才進行活動宣傳。
.
2、重複的文字與照片:
內文與表情符號皆為複製貼上,連拍照角度與構圖都非常相似,而照片以生活自拍照和工作紀錄照為主。仔細看的話,會發現A帳號的照片也出現在B帳號中,或是C帳號的照片為D帳號的頭貼照,甚至盜用了韓國啦啦隊員李珠珢的照片來宣傳426上凱道。
.
3、互動性差、觸及率高
圖片內保留截圖當下的按讚數與分享數欄位,可以發現這些假帳號發文,雖然容易擴散、被看見,但按讚與留言數很少。也就是說,如果這是一個粉專,它的粉絲黏著度和互動性不佳、觸及率卻很高,這與帳號經營常識顯不相符。
.
4、釣魚假帳號與施肥行為
除了上述的複製貼文與照片構圖可確認為協同行為外,小編往前翻找,發現這些假帳號自創建到發佈「426上凱道」,這中間發佈了大量性暗示的文字與照片,底下也有釣魚聯繫方式,想要吸引哪些受眾與之互動、營造很有人氣的假象,不言而喻。我們把這種「先發佈與政治意圖無關的經營發文」稱為 施肥行為,這跟內容農場與臉書地名社團經營的模式很像,先讓你每天習慣性的看到此帳號,某一天發了與政治相關的貼文,受眾自然容易被帶著走。
.
📍中國過往對臺發起的協同行為.
相關案例相當多,這邊小編提供一些關鍵字,大家可以自己試著去搜尋,看看能否發現這些社群媒體上的協同行為蹤跡。
.
2019 年 宣告我的投票意志 :在2020年總統大選前,突然有大量的臉書發文,關鍵字都是宣告我的投票意志。事後許多臉書網紅表示,文案是公關公司給予,他們只是照著發佈,沒想那麼多。
.
2020年 中國搞個小小肺炎 :意圖弱化武漢肺炎的危害,並譏嘲臺灣政府對防疫的重視是小題大作,目的在「說壞民主故事」。
.
看完協同行為的介紹後,是不是覺得,不能再以單純的分享活動與照片,來看待這些帳號了呢?今天的「社群媒體上的偕同行為」就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收看,我們下週見!
.
🌟我們的專書《解密中國:習近平統治下的共產黨與解放軍》,紙本書與電子書都上市啦!趕快按讚追蹤 央廣學院RtiAcademy粉專,不定期以 媒體韌性課程知識,為您分析時事案例,了解國際最新趨勢,臺灣好公民就是你!
🌟圖片說明:
偕同行為於社群媒體Threads上發文示意圖
原文出處 Rti Academy 央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