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REVIEW

Yik Lim黑貓大叔:日本米不足是台灣的鏡子,米價高騰恐將導致政權變天


日本這一年多來的米不足,除了有流通端的問題外,根本問題還是在於農業人口持續老化。目前日本種米的稻作農民中,將近六成是70歲以上的老人;如果以60歲為界線,則是將近九成都是60歲以上老人。

依照這個趨勢繼續下去,未來真正的國產日本米產量會繼續下降,5到10年之間大概會減量超過四成。到了2040年,日本稻作人口恐怕會萎縮到7.5萬人,是2020年的15%不到。

日本的稻米進口一直是以配額方式進行,但是進一步放鬆將是趨勢。因為米不足導致米價一年半漲一倍、國民的怒氣就會反映在選票上;但是擴大進口同樣會引發農民的怒氣,他們期待的是漲價以將稻田傳承給願意接手的人,價格不漲是找不到後繼者的。

台灣的狀況比起日本來,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比日本強一點的地方,大概是會晚個幾年才發生平均稻作人口老化到70歲以上的現象;但這樣的時間差,不會扭轉整體局勢。另外台灣的某些農地,還有機會轉作太陽光電的基地,讓老人家多少賺一點退休金;日本則是缺少這樣的可能性,未來老人家一旦體力衰退到不能工作或過世,農地也很難賣掉。

台灣不只是稻作人口同樣老化,其他農業類別也是一樣。這幾年路過中部的採茶重鎮,整片山頭戴面罩採茶的人,七成以上都是(逃逸的)移工,整群都在邊聽泰國或印尼流行歌曲邊採茶;某些山頭的比例,基本上達到百分之百。採茶的日薪很高,但都還找不到足夠的台灣人來做。

長期來看,如果台灣農業要繼續維持一個穩定的規模,不進一步放開移工甚至移民是不行的。這幾年台灣還可以出口台灣米,來緩解日本的米不足現象;再過幾年,台灣自己的國產米產量都會嚴重下降。如果不想大量放鬆移工或移民,那就必須放鬆進口。日本可能會在這一次的日美貿易談判中,進一步放鬆對美國米進口的限制,台灣的時間點也近了。

今年夏天日本的參議院將會進行改選(還有六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米價高騰上漲引發的國民怨氣,會催出很多肚爛票。石破茂政權大概很難度過這一關。台灣必須靠成功大罷免藍委,才能面對一個日本與韓國都將有更親中政權上台的局面,望週知。

原文出處 Yik 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