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要搭配鬆綁日本無法擁有核武的國內與國外限制-在日美安保第一期簽署的時間點1960年,其實是針對韓戰之後的軍武佈署外交協定,目標是針對日本的舊仇與新恨,當時以蘇聯中国北朝鮮和紅色集團為主的國家。
1960年的中国和北朝鮮,這兩個對日本有最大敵意的國家,都還沒有原子彈。但今時此日,中国和北朝鮮、再加上俄羅斯,都是對日本有敵意或領土爭端,且擁有核武飛彈指向日本與在日美軍基地的國家。
但鬆綁核武加上憲法第九條,即使在日本自民黨內部,派系與頭人之間都未必能整合出完全一致的主張,只能盡量求同存異。而當下的日本,在下次大選中,自民黨能否保有比現在更多的議會席次,還真的很難說。反對黨是完全反對鬆綁核武和改變憲法第九條的。
當然,不鬆綁核武或不改變憲法第九條,還是可以透過增加國防預算來平衡在日美軍的開支的。日本的國防預算目前只佔GDP約1.6%,原定計畫是直到2027年前後,也不過要增加到2%。如果要增加到3%,對台灣當然是大大的好事,意味著日本國防預算會比2024年的水準,增加快要一倍。
跟憲法第九條平行的,其實是日本自衛隊與亞洲其它國家的軍事互動。日本與韓國其實走的跌跌盪盪,由於韓國政黨常態輪替加上韓國的仇日情結,基本上沒有磨合出一個順暢的常態性軍事演習或互助模式,都要靠美國來整合。日本與澳洲這個二戰時的世仇,近年來有更多的互動,但畢竟兩國的距離太過遙遠,直接效益比較低,只能說是區域框架。
日本與台灣的軍事互動,最大的障礙就是台灣軍隊裏面的黃埔主義者。黃埔主義者至今還是把日本作為最大敵人,對其恨意遠高於對中国的敵意。從實際利益上來看,日本與台灣若能形成常態性的軍事演習與互助,在亞洲區域安全上將會有更大的穩定效果,對台灣與對日本都是好事,更可以分攤美軍在此一區域的負擔。大多數台灣本島人及其後裔,對於和日本軍事共同演習,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中國國民黨與黃埔主義者。
回到台灣現場:在目前的台灣國會結構下,不要說台日軍事互動了,連國防預算都會被砍被凍結得七零八落。所以如果大罷免無法通過,大家也不必想太多,該幹嘛就幹嘛,總之準備好會有那麼一天:在這幾年內台海開戰時,親中政客會第一時間飛到北京去簽署和平協議,從外交和內政上架空擁有軍事和行政權的台派總統。
如果這些親中政客只是小黨黨鞭跟市長就算了,但如果是國會議長搭配前總統,那對全世界的外交意義就不同了。大罷免就是救台灣,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望週知。
原文出處 Yik 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