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REVIEW

林秉宥 : 你不知道的烏俄戰爭的下一步 20250301


來談一個比較少人有談到,我個人有經驗可分享,因為戰爭似乎快結束,所以可以拿出來講的事情: 烏克蘭部隊的軍閥化。

我2023年7月份烏克蘭的旅途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與他的組織貫穿了整個旅途: 一位自稱是國土防衛部隊的上校指揮官以及跟他關係密切的某個智庫。這智庫非常的不知名,但是在有限的資料中我推論它是某個政治派系的白手套。當時我能進到烏克蘭也是因為有這個智庫提供的邀請函才能成行。

這邀請函並不是僅限於讓我能順利申請到入烏的簽證,還讓我們在短短的20分鐘內就通過了波蘭-烏克蘭邊境,根據載送我們入烏的波蘭朋友所言,這是他開戰後從事人道救援工作以來最快的一次,一般而言都至少要一兩個小時….爾後我們經過每一個檢查軍事哨,都還要靠這一張薄薄的紙,以及上面那我完全看不懂的印章。

坦白說一開始我對其身分是半信半疑的,因為這位上校雖然有高階軍官的氣質,但是他的模樣非常的樸素,且身邊沒有甚麼傳令兵之類的人員,直到他們聽聞我在抵達烏克蘭的前一個行程是在美國測試台灣軍隊的抗彈板,他們突然提議說不如到他們的單位去試試烏克蘭的?這讓我精神為之一振,因為到前線去賑災,主要接觸的是一般民眾,對於我一個軍事迷來說,能在烏俄戰爭期間以不是參戰者的身分進到烏軍營區,是一個太難得的機會。

我們準備好了以後,上校特別交代在進入營區前約15公里外,我們就必須把手機完全關掉並拔掉sim卡。因為我們手機中如果有外國的sim卡,其信號會被俄羅斯追蹤,並認定為是國際志願軍而攻擊sim卡發出訊號的位置。

地點距離城市並不遠,應該是在敖德薩城郊,軍營入口處有一座瞭望的哨塔,營區看起來非常的簡陋,遠遠只看到幾片鐵圍籬跟工地臨時辦公室一樣的建物。

一進到鐵門內,映入眼簾的是好幾輛BMT步兵戰車,數個用土堤區隔開的戰鬥教練場地與靶場,每個場地個別放著T-62戰車跟不確定型號的履帶型自走砲,有許多士兵正在進行步戰偕同的操練,還有一區有幾個人正在練習無人機。

直到這時候我也放下心中的懷疑,因為在戰爭期間不可能會有一個詐騙團夥會擁有幾百個穿著迷彩服的士兵,戰車,自走砲,可以借我過過癮的AKM,PKM,SVD……只為了換取為數不多的資源。

沒錯,他們是有條件的。上校希望我能額外提供給他們一些資源,因為他們即將輪調到前線去,但是他們手上沒有足夠的物資,所以他們並不能給我打到爽,而是每一發彈藥都得有對應的代價。

為了我所能募集到的物資與裝備,它們可以大費周章的請國安單位同意給我邀請函,讓我進到烏克蘭境內,並協商出它們自有的方式與交付的條件,來支援”上校的部隊” 。更可以為了額外的資源,讓我這個平民進到戰時嚴格管制的營區,這都凸顯出中央政府對部隊的管制能力是怎樣的狀態。

那還是2023年的7月,世界各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還算熱烈的時期,也是烏軍最後的大反攻期間,這些從新聞報導上看起來驚人的軍援數字,送達前線以後實際上還是很骨感的。有名氣的部隊可以拿到更多的好裝備,而沒有名氣的單位還得想辦法籌糧餉,些許美金就能在砲彈上寫上指定的標語,都是這種背景上的產物;戰爭消耗物資的激烈程度遠超過想像,交戰雙方消耗數以千計的裝甲車輛、以百萬計的砲彈、以億計的各類彈藥…作戰單位各自散落歐亞大陸的一隅,在這樣的一個叢林法則中,前線單位的軍閥化幾乎是一種必然。

澤倫斯基的政治基礎,一開始是選票,戰爭後就是彈藥,為什麼他不斷的主張要更多的軍事援助,因為那是他唯一能用來維繫政治地位的籌碼。所以有些人說,澤倫斯基不想要和談,想繼續打的說法,我並不認同,重點在於他不能兩手空空的接受美國條件,這會讓他沒辦法維繫他在烏克蘭內部的政治地位來全身而退。他必須嘗試做出一點轉折,例如幾天前談及中國的部分,又或是繼續戰鬥的主張,我覺得都只是他試圖利用政治話語形成多一點點談判空間的努力。

烏克蘭軍隊的軍閥化迫使澤倫斯基除了國家利益以外,還有某些他個人的政治考量必須也讓美國一併買單,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澤倫斯基想要從和談中獲得更好條件的急迫心情,因為這個他這個總統的脆弱性被川普與范斯毫不留情的公諸於世;對川普而言,澤倫斯基個人立場是完全可以被忽略的,畢竟他還曾經為自己的對手站台過,個人情誼為零的情況下,美國提出的條件已算是為烏克蘭保留了裡子,澤倫斯基的個人政治需求又關我啥事?

激烈的言詞討論讓川普與澤倫斯基遭受到不同立場支持者的責難,但美國並未關上協議的大門,我覺得澤倫斯基做出了嘗試,的確就傳統外交經驗上這是一場災難,但我一直認為不要用傳統的標準看待川普,而澤倫斯基應該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做出了讓他的大使也掩面的突襲;關鍵是澤倫斯基在會後承認很多事情應該都在私下協商,我懷疑這個他認為應該私下協商的部分或許就是在正規議程中難以啟齒的部分。而川普責備澤倫斯基不願停戰的說法,實際上是把普丁捧上”才是想要和平的人”的神轎上。

我想現在真正為難的不是澤倫斯基,已經做過最冒犯嘗試的他大可在烏克蘭的民主程序下謝幕,而普丁現在是川普口中那個”想要和平”,但其和平條件跟美烏礦產協議卻還有很大差異的人。

原文出處 林秉宥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