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REVIEW

Joel來談日本 : 好熟悉的故事情節⋯越南農業的震盪 20250223


好熟悉的故事情節⋯⋯⋯⋯

越南農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震盪,榴槤出口市場因中國監管變動與供應過剩而導致價格暴跌,同時,因農地大量轉作榴槤種植,越南咖啡產業亦遭受衝擊,咖啡豆價格飆升。這場雙重危機突顯了過度依賴中國貿易,影響農業政策與商品市場,對越南農業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也出現挑戰。

自2022年中越簽署貿易協議開放榴槤合法進口以來,越南榴槤出口至中國市場迅速擴張,出口額從2022年的4.21億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33億美元。至2024年11月,越南已佔據中國榴槤進口市場的47.09%,幾乎與泰國的52.03%平分秋色。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越南榴槤能夠在中國節日期間提供非當季產品,滿足市場高峰需求。此外,越南已發展出15.4萬公頃的高效種植園,每年產量達50萬噸,中國市場成為主要輸出國。

然而,這一繁榮今年遭遇重大挑戰,中國開始加強對進口榴槤的檢測標準,要求進行嚴格的金黃染料(Auramine O)殘留測試,導致越南榴槤價格暴跌50%至60%。其中,高品質的「金枕」(Monthong)榴槤從2024年平均6美元/公斤跌至3.97美元/公斤,而「Ri6」品種更跌至1.87美元/公斤。受此影響,榴槤出口量月減80%,至2025年2月初僅剩3,500噸。此外,泰國也遭遇類似問題,約1,460萬美元的貨物被中國拒收,突顯出該地區榴槤市場的品質挑戰。

2025年1月,中國進一步收緊榴槤進口檢驗規則,要求所有貨物需經過實驗室檢測,導致清關時間從原本的2天延長至15天。這一變化對越南產業帶來嚴重影響,特別是在湄公河三角洲的前江省,約30%的果園決定延遲收成,以等待市場價格回升。此外,由於價格暴跌,許多貿易商選擇放棄每個貨櫃50萬美元的訂金,而不願承擔虧損。這場監管危機進一步揭示出越南榴槤出口的兩大問題:過度依賴中國市場(占出口量90%),以及品質檢測能力不足(目前僅6家實驗室獲中國認可),造成供應鏈高度脆弱。

在中越簽署貿易協議之前,越南長期以來是全球最大羅布斯塔咖啡生產國,2023-24年度產量達147萬噸。然而,由於榴槤市場高利潤吸引農民轉換種植,越南咖啡種植面積正以每年約2萬公頃的速度減少。特別是在中部高原(Central Highlands)的得樂省(Dak Lak),自2022年以來,咖啡種植面積已下降12%。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在於榴槤的經濟效益遠高於咖啡,每公頃榴槤種植收益可達2萬美元,是咖啡的5倍。

受種植面積縮減影響,越南農業部預測2025年咖啡出口量將下降20%至118萬噸,儘管價格上漲使總出口收入仍可達到50億美元。然而,隨著咖啡供應減少,全球市場價格也受到影響,2025年2月,羅布斯塔咖啡價格飆升至每噸2,900美元,較2022年上漲127%。與此同時,亞太地區咖啡消費量自2020年以來增長12%,至每年4,450萬袋(60公斤/袋),加劇市場緊張,並對咖啡連鎖店的經營成本造成沉重壓力。

自2020年以來,越南榴槤種植面積每年增長18%,至2025年達到16萬公頃,年產量達155萬噸。然而,中國進口增長速度已大幅放緩,2024年增幅僅為9.4%,遠低於2023年的66%。這導致東南亞市場出現23萬噸榴槤供應過剩。此外,由於榴槤保鮮期短,冷鏈物流成本(每公斤增加0.38美元)進一步壓縮利潤,使價格波動更加劇烈。

這場農業貿易災難主要是:榴槤高價(2022-24年每公斤5-7美元)促使農民轉作榴槤,結果咖啡供應減少,推高全球價格。隨後榴槤價格崩盤(每公斤降至1.87-3.97美元),使轉作農戶陷入困境。當農民想要回頭改種咖啡豆,卻因新種植的咖啡樹需3-5年成熟,無法立刻產生效益。

原文出處 Joel來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