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吸管這種政策執行到現在,打一開始我們質疑的問題至今差不多全都實現。
一:紙吸管依然無法回收,而且為了穩定品質照樣會使用塑膠原料,製造的汙染並不比只需要極薄一層的塑膠吸管少,而且,因為它分解需要的時間仍然是以十年為單位,所以如果塑膠吸管插海龜的新聞為真,那麼紙吸管照樣會插海龜。
二:紙吸管是非常新穎的概念,用什麼樣的添加劑才能穩定品質,既沒有一個業界熟悉信任的配方,也缺乏長期的觀察檢證,在廠商全憑創意自由發揮的市場上,會出現很多如致癌或對兒童有毒性的產品,假如是在交給市場自由採購的情況,由於成熟穩定廉價的塑膠吸管會是主流,偶爾使用到問題商品的風險與殘留量其實很小,差不多可以無視其風險,可是政策性干預禁用的結果,反而等於是政府逼家長給小孩用有毒餐具。
諷刺的是,這兩年已經開始有一些原本大力推崇紙吸管的團體反過來呼籲不要給小孩子用紙吸管,因為有致癌疑慮。
拜託用一下你們都市人平常不使用的常識,吸管是需要經過怎麼樣的旅途才能達到海龜的鼻孔,我猜萬分之九九九九的都市人都沒有用他的腦子思考過,這就是所謂的『失控的同理心』,因為同理心沒經過腦子,以至於把好人架在十字架燒掉把壞人捧成聖人,還覺得自己做了好事。
一根長條狀,所以接觸到任何纏繞物或雜物就會被阻擋而變成堆積物的吸管,想要成功通過漫長的城市下水道都沒被阻擋的機率就已經低於萬分之一,進入河川之後塑膠吸管這麼輕的漂浮物,在河面完全沒有與其他垃圾纏繞在一起平安抵達大海的機率又低到近乎違反物理法則,然後這麼輕的吸管在比重那麼高的海水上面,想要強行沉到海水底下進入海龜的鼻孔,那需要充滿想像力的創作者才能描寫出來的極端機緣巧合,結果你們把力氣全花在吵本來就因為垃圾清運確實所以不可能出出現在海洋的城市吸管材質,在我看來根本就是神經病。
我先退一百步假定那不是擺拍而是完全真實的,那麼那根吸管你都別用腦子,用你新買衣服上面的塑膠合成纖維去思考,也能知道那根吸管可以斷定不可能來自於城市,而更可能是來自海濱的城郊因為垃圾清運不確實胡亂拋棄,甚至根本就是漁船直接把垃圾丟到海裡面的。
要處理海洋塑膠問題,落實好城郊的垃圾清運,落實禁止垃圾河拋跟海拋,捐助開發中國家垃圾清運的設備跟技術,因為海洋垃圾七成都是因為這些國家不想花錢處理直接拋到河川跟海洋,做好這些基本功夫,海洋垃圾直接少掉一大半,而且這是確實有效可靠的作法,這比一些城市俗滿腦子異想天開在那邊算輪胎磨損多少橡膠碎屑靠譜個一百倍,還只需要那些文青異想天開點子百分之一的預算。
應該問城郊海濱大叔大媽的事情,你去問以為雞胸肉是田裡面收成的都市蠢,就會整天搞出來這種勞民傷財繞了一大圈只是證明『讀書真的不犯法,可是與智慧無關』的蠢主意。
原文出處 周布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