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第一季的法人說明會提到很多策略上的大轉變,財報的數字基本上很負面,但市場的反應很正面,第二天股價大漲。看盤的專家說,市場正面回應負面消息,代表的是股價觸底。我不想談股價,這支股票對我來說是長抱持股,短期波動不重要,但我可以從三個面向,談特斯拉的策略發展。
電動車毫無疑問進入一個寒冬,連中國這樣接受政府大幅補貼的國家,市場冠軍比亞迪銷售都要下滑。美國那些不賺錢的電動車公司,虧損數字一個比一個還驚人。相形之下,全球冠軍的特斯拉,狀況要好很多。
電動車的寒冬,主要還在需求不振。主流消費者還在對電動車觀望,電動車不但貴,而且電池充電速度遠比不上油車加油的現實,讓許多車主,不敢輕易換開電動車。但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高昂的利率。大部份美國人買車,都是要付車貸的。以Model Y而言,首付四千多美元之外,還要付六年,每個月七、八百元的車貸。上週特斯拉推出促銷,利率從7%降到1%,月付馬上少了一百多元。這個促銷的效果,應該不錯,也說明了,利率大大影響電動車需求。
產業的景氣循環有很多應對的方式,大部份的上市公司,採取的手法,都是削減投資,甚至解僱員工,用節省開支的方式,渡過寒冬,也對投資人有一個交代。馬斯克一開始也是這樣打算,但法人說明會裡,我聽到了不一樣的方向,這個方向轉變,讓我想起了2009年,張忠謀回任台積電執行長的過程。
蔡力行面對金融風暴後的不景氣,應對方式也是減少投資並裁員,但張忠謀不高興。他認為半導體還有很長的路可以走,不景氣的時候,龍頭廠商不應該減少投資,反而應該加碼,運用市場領導的地位,搶錢留才,趁機擴張,一旦市場回溫,就更可以拉大和競爭者的距離。於是他把蔡力行換掉,自己再當執行長。張忠謀的策略,證明是對的,自此之後,晶圓代工業裡,沒有其它廠商可以看到台積電的車尾燈。
馬斯克一開始也是打算像蔡力行這樣處理電車寒冬,但路透社的一個獨家報導,改變了他的看法和作法。
路透社的管道說,特斯拉已經把二萬五千美元的小型車計劃暫時擱置,而打算用自駕技術,專心發展無人計程車車隊。這個消息是可靠的,因為特斯拉用Nvidia晶片搞出來的AI模型,已經可以把全自駕推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而馬斯克在2016年寫的Master Plan第二部裡也提到,如果無人計程車(Robotaxi)成功了,新的車子的設計將會很不一樣,特斯拉也許不用發展廉價小車。
所以路透社的消息不是空穴來風,但股價應聲大跌,讓馬斯克不得不出面澄清,他說路透社在說謊。但我的認知是,市場給了馬斯克清楚的訊息,小車是特斯拉高股價的重要一環,如果特斯拉放棄小車,而追求一個困難的無人計程車的方向,會大大影響投資人對特斯拉的估值。這個無人計程車的未來,有太多不確定性,尤其是在法規監理的面向,沒有人可以給未來一個精準的估計。而另一方面,如果小車做出來,特斯拉輾壓競爭對手是毫無疑慮的。
所以我的判斷是,馬斯克把自己面對寒冬的策略,又轉了一轉。他把印度車廠的計劃先停了下來,把墨西哥的廠,也慢下來。但他還是要做小車,只是暫時不在墨西哥做,而是把德州的廠,空出來的產能,移做小車,一舉兩得。所以他在法人說明會裡說,特斯拉的小車,也許不能像先前預期一樣,有一個極低的生產成本,但特斯拉一定會做小車。
這是我看到馬斯克採取的張忠謀手法,景氣下行時,還是持續擴充。我也看到特斯拉這麼大的一個公司,居然還是可以像新創事業一樣,接收市場訊息後,迅速調整策略,改弦易張,不得不說馬斯克真的是一個厲害的傢伙。這讓我想到八零年代,英特爾面對日本記憶體廠商的競爭,公司眼看就要完蛋,Andy Grove和Gordon Moore兩人思考未來,他們問彼此,如果英特爾失敗而被買下來,買主會做什麼事?他們一致同意,兩人一定會被解僱,而且英特爾一定會放棄記憶體的製造,專心做處理器。於是兩人說,那為什麼他們不自己先做這個決定?這個決策,造就了英特爾在電腦市場的獨霸地位。馬斯克也是清楚地解讀,如果有人接手特斯拉,這個接手的人,一定也會開發小車,因為這是市場已經下的決定,特斯拉只要合理地因應就可以。
所以眼下特斯拉的策略是,Model 3和Model Y是賺錢的主流車款,Cybertruck和Model S/X拉住有錢人,然後小車和Robotaxi分進合擊,攻下更大的市場份額,徹底消除消費者對電車的疑慮。
我對這個策略有信心,唯一的疑慮在於,馬斯克在推特上,得罪了太多左派民主黨人,可以說潛在的市場,有一大半因為他的政治傾向,而不願意考慮特斯拉。這很可惜,因為最喜歡講氣候變遷的左派,照道理,應該要擁抱特斯拉的零排放電動車才對。這一點,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也許在大選過後,他在推特上的活動會少一些,或者是民主黨人終於意識到特斯拉對全球暖化問題有極大的貢獻,民主黨政治人物,公開挺特斯拉之後,才會得到緩解。
但,老話一句,這是個長抱的持股,短期波動不重要,反而可以逢低買進更多持股。
原文出處 陳家煜